山西省人社部门提醒求职者警惕求职陷阱,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时间:2024-06-24 11:21   作者:admin  来源:香江紫荆网       返回首页

  目前正值就业高峰期,一些人以招聘为借口,在人力资源市场制造骗局并欺骗劳动者。根据省人社部门发布的提示,6月19日,求职者应该警惕10个常见的就业陷阱,并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警惕那些以非法职业中介为旗号的不诚实行为。求职者绝不能轻信中介机构的空洞承诺,而应该签订正式的服务协议。如果遇到了“黑中介”,应该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如果个人的财产或人身安全受到损害,应该保留相关证据并立即报警。

  警惕一种入职前的陷阱。根据相关法规,用人单位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得将收取押金、保证金、服装费、资料费等作为录用入职条件。

  警惕求职“内推”陷阱。收费“内推”、保offer等多属虚假宣传,涉嫌违法违规,求职者千万不可抱着“走捷径”“靠关系”等心态轻信骗子的话术,应通过正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用人企业官网求职。

  警惕招聘“套路贷”陷阱。求职者对有应聘意向的企业,最好事先通过第三方平台等渠道核查其相关资质,若企业在求职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要求租用、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交钱、贷款才能够安排岗位的,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

  警惕入职捆绑付费培训陷阱。员工培训成本一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对经过付费培训可录用、包就业等要求,求职者一定要谨防既被坑骗一笔培训费又得不到理想工作的骗局。

  警惕兼职刷单陷阱。兼职刷单是诈骗更是违法行为,不要下载不明App、扫描可疑二维码或是缴纳押金。

  警惕传销“拉新”陷阱。求职者要掌握辨别传销的基本常识,避免误入。一旦被骗、遭受侵害,求职者要立即报警求助。

  警惕色情招聘陷阱。以招聘为名诱骗求职者从事色情服务等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是近年来的典型骗局。遇到“活少钱多、轻松来钱、躺平赚钱”等听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求职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踩雷、掉坑。

  在求职过程中,需要时刻警惕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避免自己的银行卡、网银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泄露。同时,当提供证件复印件时,应在合适的位置注明其用途,以避免被他人盗用。

  警惕“猫腻”合同陷阱。在求职者入职前,务必仔细阅读并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尤其是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如果属于非全日制工作,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请注意留存当初做出约定时的有关资料。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签订合同或订立协议,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的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在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协议时,务必要仔细阅读协议内容,确认协议中的各项条款,特别是有关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条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