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秘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

时间:2024-09-20 16:19   作者:admin  来源:香江紫荆网       返回首页

  最新消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传来喜讯,我国科研团队成功解析了嫦娥六号月球样本的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及地球化学属性,揭示了月球早期发展和月球背面火山活动的奥秘,为人类月球背面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历史篇章。

  这项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李春来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的总设计师胡浩先生,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杨孟飞院士共同领导的科研团队所共同完成的。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具有怎样的独特价值?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星体,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完成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带回1935.3克珍贵样品。在此之前,人类获取的所有月球样品均来自月球正面。

  嫦娥六号与嫦娥五号、美国Apollo计划及苏联Luna计划落点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嫦娥六号采样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阿波罗撞击坑边缘,该区域月壳极薄,有望揭露月球背面早期撞击盆地的原始物质。

  李春来介绍,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不仅包括了记录采样点火山活动历史的玄武岩,还混合了来自其他区域的非玄武质物质。这些样品如同月球远古时期的“信使”,为我们研究月球早期的撞击历史、月球背面火山活动以及月球内部物质组成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成分构成是怎样的?

  此项研究中,团队发现,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密度较低,表明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样品的粒径呈现双峰式分布,暗示样品可能经历了不同物源的混合作用。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相比,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斜长石含量明显增加,而橄榄石含量显著减少,表明该区域的月壤明显受到了非玄武质物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嫦娥六号采集的岩屑碎片主要由玄武岩、角砾岩、粘结岩、浅色岩石和玻璃质物质组成。其中,玄武岩碎片占总量的30%至40%,角砾岩和粘结岩由玄武岩碎屑、玻璃珠、玻璃碎片以及少量的斜长岩和苏长岩等浅色岩石碎屑物质构成,进一步揭示了样品来源的复杂性。

  矿物学分析显示,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主要物相组成为斜长石(32.6%)、辉石(33.3%)和玻璃(29.4%)。此外,样品中还检测到少量的斜方辉石,暗示了非玄武质物质的存在。

  进一步分析表明,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的铝氧化物和钙氧化物含量较高,而铁氧化物含量相对较低,这与月海玄武岩和斜长岩混合物的特征一致。此外,样品中的钍、铀和钾等微量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克里普玄武岩,与阿波罗任务和嫦娥五号任务获取的月球样品表现出了巨大差异。

  上述研究成果已于日前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发表。

  李春来指出,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关于月球背面研究的空白,为我们揭示了月球早期演化、背面火山活动和撞击历史的直接信息,同时,也为揭示月球背面与正面在地质结构上的差异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角度。

  中国探月工程自启动以来,已走过二十年的辉煌历程。从嫦娥一号成功拍摄全月球影像图,为人类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到嫦娥四号勇敢地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书写了探月史上的新篇章;再到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本凯旋归来,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如今,嫦娥六号又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一系列壮举,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开拓进取。随着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将逐渐刷新对月球的传统认知,揭开更多未知的科学之谜,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一个“全新”的月球。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