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山西省共登记认定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

时间:2024-06-16 13:09   作者:admin  来源:香江紫荆网       返回首页

  在三晋大地,历史文化遗产如同繁星般点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云冈石窟的雄伟壮丽,到晋祠的庄重古朴,再到平遥古城的厚重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然而,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高级别文物,还有大量的低级别文物同样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保护。在众多的低级别文物中,有许多文物的历史价值同样不可忽视。它们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科技成果,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所说的低级别文物是指相对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高级别文物而言的。这类文物主要包括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山西省登记认定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达到了53875处,约占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76.67万处的7%。这一数字在全国排名第四。不过,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虽然众多,但它们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低级别文物总量占比达到了94%。这意味着,大多数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任务繁重,管护力量不足,而且产权问题也非常复杂。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许多不可移动文物的合理利用滞后,同时也使得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变得更加困难。由于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众多,而且它们所处地的位置和状况都不同,因此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近年来,山西省下大力气摸清资源底数、保存状况和经费需求,分级分类提出保护措施,建立线上监管线下巡查机制,实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监管全覆盖,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同时,组织开展低级别文物灾害因素分析评估、保护材料及工艺研究和病害成因及治理等技术攻关,研发文物建筑防雨雪等保护装备,开展重要濒危文物数字化采集,真正实现为低级别文物古建“遮风挡雨”。

  “这座关帝庙始建于宋代,现正殿为清代遗构,建筑受力构件明确,插廊结构搭建合理,室内空间处理极具特色,但目前建筑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再不抢救就真成遗址了……”干了32年文旅工作的沁源县文旅发展中心主任郭天红对全县受损亟待修缮的文物如数家珍。

  这些文物大多是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寂静地散落在乡间田野、寻常巷陌,散发着历史的芬芳,留存着文化的记忆。守住城市文脉,需要做好家门口的文物保护。

  近年来,我省出台了《山西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行业部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不可移动文物“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查”。制定了《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办法》《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绘制了不可移动重点文物汛期风险分布图,发布了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应急指南,联合气象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多措并举提高不可移动文物风险预判和防灾减灾能力。

  为了打通文物安全责任制的“最后一公里”,我省于2017年印发了《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旨在充分动员、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资、集资、出资、认养、创设博物馆、提供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以认领认养文物建筑为主要内容的“巨手擎”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

  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认领认养文物建筑473处,吸引社会资金5.4亿余元,其中正常投入使用的达到248处,超过了50%的利用率。依托多种基金平台募集抢险救灾资金和社会公益捐助资金共2800余万元对低级别文物实施抢险修缮。

  要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保护这些低级别文物,首先得摸清家底。我省认真组织实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全面复核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对全省境内展开了细致入微的地毯式调查,并建立健全低级别文物的名录信息、空间分布图和基础信息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共享,从而为进一步准确判断低级别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低级别文物保护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信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开展,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也可以了解到哪些建筑保存情况较好,哪些比较危险,从而尽快制定抢险修缮计划。通过普查,可以将对文物的‘被动性保护’变为‘主动性保护’。”山西省文物局文物资源处处长王振华说。

  会龙庄观音堂修缮工程如火如荼,乌集头龙王庙整修维护后亮出真容,百草村文昌楼高耸直立开门迎客……仲夏时节,漫步长治乡村阡陌,一簇簇迎着阳光绽放的葵花,照亮了田埂里农民的笑容。一座座正在修缮的文物古建,迎来了昔日的芳华和文明。

  低级别古建保护的障碍很大一部分来自财力问题。利用政府一般债券改善低级别文物保存状况,守住文物安全底线,是我省一次创新性举措。

  2022年底,山西省首次明确要充分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这一举措在全省文物保护史上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也为山西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发生历史性变化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省文物局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通知》,建立了包市帮扶、进展调度、项目报备、项目评估、质量控制、考核评价、试点推进等工作机制,开展了专项调研,确保低级别文物政府一般债券政策落到实处。仅2023年,各市下达低级别文物政府一般债券共3.4亿余元、294个项目。

  “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实施低级别文物保护需要政府重视、部门支持、自己争取才能见实见效。省文物局的角色就是尽可能在政策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市、县的角色就是尽全力在额度上争取最大的比例。”省文物局副局长程书林表示。

  今年,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正式成立,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政府批转设立的公益性文物保护基金,既填补了我省“空白”,提供了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的新渠道,也将对省以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发挥支撑作用。

  此外,我省还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广泛募集社会资金,先后募集社会资金2500余万元对22处受灾文物实施了抢险修缮,动员企业为159座受灾文物建筑搭设价值861万元的保护大棚,联合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累计向基层文物保护员捐赠价值89.5万元的爱心守护物资包。

  不仅如此,从2023年起,省财政每年单列2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项目一期在长治市和晋城市完成了41处低级别文物的勘察工作和308座古建筑、3225.04平方米壁画、6尊彩塑、43.63平方米悬塑的数据信息采集工作,为今后实施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支撑。

  村头的老庙是否晨钟暮鼓?城市的古建能否闹中取幽?保护文物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更是为了让历史“活”起来,走入百姓生活。

  在孝义市梁上庄村,去年修缮完工的清代关帝庙内古建筑修旧如旧,外围修筑了护坡,安装了摄像头,排水非常顺畅。站在关帝庙厢房上眺望,漫山核桃林,一派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2019年,山西一家企业认养了这座关帝庙,并承诺认养5年间对其进行维修保护和展示利用,让沉睡的文物资源“活”起来。截至2022年底,社会力量共认领认养山西文物340余处,吸引社会资本3亿余元,一批濒危古建筑得到抢救性保护。

  除将社会力量作为文物保护有益补充,山西从2022年年底开始,首次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改善它们的保护状况。

  “文物活化利用可让更多人接触到、看得懂、感兴趣,并从中汲取滋养。”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说。

  与此同时,山西从2022年起连续5年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着力破解基层文博人才回不去、留不住、短缺的困境。

  19岁的李静怡是山西大学首批文物全科专业学生之一,大学期间她免费接受考古、文物建筑、博物馆三大领域专业教育,毕业后将返回老家运城市万荣县工作。“我喜欢古建筑身上独有的历史美感,希望毕业后为家乡文物保护出一份力。”李静怡从小喜欢跟着父亲参观名胜古迹,不仅对家乡文物如数家珍,也从心底有保护它们的责任感。

  三晋大地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灿烂文明。保护好这些低级别文物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后代的责任。省文物局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推动系统性保护,构建大保护格局,努力在低级别文物保护利用上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

  义学堂,这座典型的清代正偏组合院落,已有140余年历史。它见证了私塾到现代学校的变迁,承载了百年的教育梦想。

  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是文物合理利用的重要方向。2021年3月,一席书院项目正式开工,邀请专业古建修缮团队,对义学堂房屋屋顶进行防水防漏处理,提升了房屋防雨能力,更确保了文物原貌的完整保存。

  一席书院创始人闫伟表示:“文物活化利用,旨在使文物蕴含的精神价值与当代文化相契合,助力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一席书院不仅传承了“百年义学堂”的文化精髓,更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书院内,活字印刷字符板,仿古学子服,乾隆年间的八仙桌、太师椅等珍贵文物一应俱全,仿佛时光倒流,让人置身于古代学堂之中。此外,书院还开设了活字印刷、面塑、扎染等国学文化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自2021年7月创办以来,一席书院已举办多场线下国学文化传承公益活动和线上公益讲座,开展《中华古典诗赏析》《虎年说虎》《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西游记〉》等国学讲坛、一席读书会、诗歌会、写作交流、文化沙龙活动,吸引了2000余名青少年参与。

  2022年9月,阳泉市关工委通过对一席书院调研考察,认为该书院设施设备和所开展的研学活动,具有国学文化的特点,并且符合“示范儿童之家”的建设标准,命名该书院为阳泉市“示范儿童之家”,同时对一席书院给予资金上的扶持。

  如今,这座古老的义学堂已成功变身为“示范儿童之家”。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并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大门。

  尧王台位于永济市西南6公里的中条山北麓,距运风高速公路永济西口4.5公里,传说曾是尧帝的祭天台、禅让台。如今,山上仍存有三座古庙,分别为“玉皇大帝庙”“祖师庙”“尧舜禹三元庙”。

  近年来,永济市积极响应“文明守望工程”,通过创新文物保护机制,成功跻身山西省第一批专题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成为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新标杆。作为永济市的一处重要文化遗址,尧王台景区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山水资源,精心打造了尧帝文化博览区、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等多个特色区域,形成了一条台地自然观光带,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还成为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理想基地。

  为了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尧舜文化,永济市出版了《尧王台来自远古的呼唤》等书籍,并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尧帝文化精品展陈、论坛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尧王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还打造了古蒲州文化街、民俗小吃、非标民宿、柿子农场、喔喔鸡舍等,培育了尧王台品牌的散养鸡、鸡蛋、腊肉腊肠、柿饼、米酒等特色土产品,满足人们对“吃、住、行、游、购、娱”自然、生态、绿色、康养的需求。

  在文物保护方面,永济市在1996年开始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新路径。该市创新了社会参与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实现了从“要我保”到“我要保”“我要用”的转变。在完善长效机制方面,该市包括监管、评估和退出机制,确保“文明守望工程”的依法有序实施。同时,该市还建立了动员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在示范引领机制方面,永济市通过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建,探索出了导向明确、路径清晰、保护有力、利用有效的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模式。该市还优化了宣传推介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反映文物活化利用成果,营造了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永济市在文物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不仅创新了社会参与机制,完善了长效机制,建立了动员激励机制,还优化了示范引领机制和宣传推介机制。这些举措促进了该市文物活化利用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质量和效率。

  在资金支持方面,永济市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政府设立了文物保护利用基金,旨在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资、集资等办法筹措资金。同时,该市还积极探索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基金的模式,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这些举措旨在促进永济市文物保护利用事业的发展,保护和传承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在永济市,通过实施“文明守望工程”,该市利用文物来守护历史、滋养未来,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在这个工程中,文物得到了保护和利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除了文物保护工程,永济市还加强了文化传承和创新,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览等方式来推广该地区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