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域,如何打破靠天吃饭的困局

时间:2024-08-13 11:51   作者:admin  来源:香江紫荆网       返回首页

  晋中国家农高区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技术——旱作玉米艺机一体化探墒播种抗旱保苗技术模式。这项技术通过集成旱作栽培和农业机械的技术,实现了玉米种植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效率和产量。正是得益于这项技术,在晋中国家农高区有机旱作实验基地的寿阳县贾豹村玉米种植示范区,2023年玉米最高亩产达到了1270公斤,创下了我省玉米单产新纪录。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晋中国家农高区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的肯定,也是对旱作栽培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成功推广和推广。

  寿阳县的玉米单产得到提升,正是采用了水肥一体化、大田管理数据化、全套农机智能化、宽窄行密植、浅埋滴灌、探墒沟播等多项技术的集成。据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所长、山西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中东表示。

  有机旱作实验基地寿阳县贾豹村玉米种植示范区玉米单产的提升,是晋中国家农高区农业科技成果在田间开花结果的一个缩影。

  随着建设的推进,晋中国家农高区建成了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创新“农高区试验+省市推广”模式,产学研用有效融合,推广新品种、新技术900余项。围绕高科技要素,又推动建设了一批有机旱作农业、高效设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服务业领域重大标志性示范项目,累计实施项目50余个,完成固投140亿元,初步形成肉制品、主食糕品、酿品、功能食品、果品、乳品、药品、饮品(药茶)八大产业板块。

  以项目为支撑,各类资源要素也开始在这里汇聚,随着大北农、东方希望、京东农场、阿里生鲜等一批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入驻,东辉集团年产10万吨牛肉全产业链、南方食品年产10万吨黑芝麻系列饮品、海玉食品年产5万吨功能食品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项目陆续竣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晋药堂中药材育苗基地、青创园、生物兽药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成形成势,初步构建起聚企成链、聚链成群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一家又一家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落地,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晋中国家农高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全方位地帮扶群众生产,提供兜底性的收入保障,并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以现代农业来推动乡村振兴。

  晋中国家农高区所在的太谷区是一个农业产业主导区域,已形成了粮食种植面积33万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7万亩和年产30万吨畜产品的主导产业。在该区,培育了70个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90个农民合作社和1900个家庭农场。这些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太谷区农业产业的发展,还辐射带动了6万余户农户的增收。太谷区委书记郁效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这得益于太谷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努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