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紫荆在线 正文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节有幸邀请到陈凯歌导演主持大师班讲座。在此次活动中,陈凯歌与年轻观众分享了关于他40年前执导的处女作《黄土地》的回忆,并激励年轻一代以严谨的态度投身于创作事业。

“我看在座的基本都是年轻学子,向你们致敬!中国电影的未来属于你们。”大师班刚开始,陈凯歌向观众问好,随即聊起当年他拍摄《黄土地》的背景。陈凯歌回忆,当年他带领几位主创去黄陵县采风,到达黄帝陵时已近黄昏,赫然见一块石碑上写“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心生畏惧之心,低着头一步步走到黄帝陵。又看到宽广博大的黄河平静地流淌,看到当地贫穷但拥有强大生命力的百姓,深刻感受到土地与人的关系:土地孕育、滋养人,同时也压抑、束缚了人。这就是《黄土地》的主题。

“我们拍《黄土地》的时候是玩着拍的,没有纯粹把它当成一项工作来做,对很多事情充满了兴趣。那个状态难得,但也是转瞬即逝的。”陈凯歌说,当时整个剧组就两辆车,一辆给摄影,其他人都上另一辆。“拍下来花了35万块钱,那时觉得很贵,35万拍一个电影,不得了,今天看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黄土地》是40年前拍的,但回想起来就跟昨天的事似的。”大师班现场,演员王学圻忆起当年的拍摄趣事和他眼里的陈凯歌。当时胶片珍贵,每个镜头都得“拉尺度”。王学圻边比画边讲:“凯歌那时候老说你来帮我拉尺度,他拿着秒表,让我从门口挑水进来,倒进水缸,看要多少秒,然后换算成多少尺、要多少胶片,再算出每个镜头能拍几遍,如果多拍了,就算超支。好几百个镜头!每个镜头都要一个一个算。”王学圻还透露,片尾翠巧划船出走,戴的头巾用的是陈凯歌的洗脸巾,因为当时没找到合适的道具。

作为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作品,《黄土地》当年上映确有石破天惊之感。影片现代化的电影语言震惊世界影坛:没想到经过长时间的封闭之后,中国内地还能拍出表达如此深邃、风格如此突破的电影。身为第六代导演代表的贾樟柯说,《黄土地》曾带给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中国导演共同的美好回忆。

当被问及这样的创作从何而来时,陈凯歌坦言,所谓现代感与诗意,都是很难言说的,可遇而不可寻。“我相信所有导演都一样,在创作中有很多痛苦彷徨的时刻,其实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时刻,这才成就了你的作品的独特性。电影语言需要花好多时间内省。心里想明白的时候,可能说不出来,但是能拍出来,这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内心是有想象力的。没有想象力,就永远没办法突破。”

灵感虽不总在转瞬之间降临,但持之以恒的认真态度却是可以长久坚持的。正如陈凯歌所言,在拍摄一场关于女演员挑水的戏份时,他听到了有人在幕后大声喊停。“除了导演,谁有资格喊停?”然而,这个人还是喊了。他指着桶里的水说:“水不够多,看起来不真实。”于是,他们重新倒水,重新拍摄。陈凯歌感慨地说,从事电影创作多年,他最深切的体会就是,任何作品都离不开真挚的情感。从事电影创作的人,必须保持一颗纯真的初心。一旦开始计较得失,便会有人一眼看穿。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