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紫荆在线 正文

10月1日,影片《只此青绿》正式登陆全国院线。相较于舞蹈诗剧,该电影呈现出哪些创新之处?制作团队又是如何有效促进舞台艺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的呢?

据悉,电影《只此青绿》得以问世,得益于原班人马在舞台剧编、导、演方面的精湛技艺,并与电影制作团队携手共创。该片的故事情节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如出一辙,描绘了一位当代文物研究员在《千里江山图》即将亮相展览的关键时刻,她全情投入研究,穿越近千年的时光隧道,深入画家内心世界。在这过程中,她目睹了画家与众多手工艺人携手合作,历经重重磨难,共同创作出一幅流传千古的绝世杰作。

“从舞台走向银幕,意味着我们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要主动做出改变。从演员表演、动作设计,到镜头语言,都需要更加适应光影艺术的传播方式。”周莉亚说。

周莉亚介绍,在舞台艺术中很多内容会使用意象化表达,同时注重调动观众的想象力;而在电影艺术中,则需要将其具象化。“因此,我们在电影中使用了大量主观视角镜头,去呈现主人公看到的场景,在写实和写意中追求平衡。”周莉亚说。

传播介质的变化,也对演员表演提出不同要求。

“在舞蹈诗剧的表演中,由于舞台与观众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所以演员会用幅度更大的肢体动作进行演绎,以此来传递信息。电影银幕则会将细节和动作放大,这就要求演员把肢体动作收回去一些,同时要更加注重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韩真说。

记者了解到,和舞蹈诗剧相比,电影《只此青绿》既有在故事表达上的创新与突破,也有在美学层面的坚守和继承。影片画面延续了舞蹈诗剧中的青绿色调。此外,电影没有人物台词,主旨和情感的表达完全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蹈来完成。

“在电影创作中不使用台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韩真表示,“我们抱着尊重舞蹈、尊重舞剧的态度作出这样一个选择,因为我们相信中华文化有这样一种力量,可以通过无对白的表演传递真挚情感,引发观众的共鸣。”

连日来,电影《只此青绿》在多地开启超前点映,收获诸多好评。

在我眼中,电影《只此青绿》不仅是对舞蹈诗剧艺术形式的创新性拓展,更是对古典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深度诠释与全新演绎。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那些未曾有机会亲临现场观赏舞蹈诗剧的观众,通过银幕这一窗口,得以窥见《千里江山图》的壮丽画卷,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深厚底蕴与无尽魅力。正如周莉亚所言。

作为肩负着传承与创新使命的文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传递下去,弘扬其独特的魅力。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精心呈现了丰富的传统工艺,并精心还原了三白妆、珍珠妆等传统妆造,旨在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悠久历史。韩真表示,在电影《只此青绿》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力求为电影艺术与舞蹈艺术的融合开辟新的道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以期推动这两大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